本文转载自《防城港市新闻网》
“如果要说得简单点,我们的这项研究可以让农民‘懒’一点,但收入可以更多一点。”7月15日,当到我市参加新农业新技术讲座的BEAT365唯一官网院长、教授胡凤益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旁的好几个人还一脸疑惑。
7月16日,胡凤益在我市举办的新农业新技术讲座上着重阐述了“多年生稻技术研发与应用”。
胡凤益进而解释:“20多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在做多年生稻的研究,它就像韭菜一样,可以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农民只需栽种一次就可连续收割几年或更长时间,期间不需要再购买种子、育秧、犁田、耙田、插秧,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产量还能保持相对稳定,突破了传统稻作方式,是实现稻作轻简化生产、推动种植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途径。这个过程节省出来的时间,农民可以用来发展更多的产业,增加收入。”
“原来如此。”一旁的几个人恍然大悟。
多年生稻,顾名思义,即通过人工培育,在生产条件下能反复利用地下茎正常萌发再生成苗实现多年种植的稻。
从1997年开始,当时还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的胡凤益就带领团队开展了多年生稻的研究。如今,多年生稻的科研成果已走在世界前列。
如何把一年生栽培稻变成多年生稻呢?秘密就藏在长雄野生稻的基因中。长雄野生稻是起源于非洲的一种野生稻。胡凤益团队把栽培稻和长雄野生稻杂交,对后代进行以地下茎为主的多年生性状选择,培育出具有多年生性的中间品系,成为多年生性供体。之后,再把这些供体与主栽品种杂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在后代中快速选择有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位点的品(系)种。
通过多年的研究,胡凤益团队终于解开了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的遗传秘密,获得了携带来自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基因中间育种材料。目前,他的团队已选育了多个多年生稻品种(系)。
从2015年开始,胡凤益团队选育出来的部分多年生稻品种(系)开始在云南省多个稻区进行试验种植。2017年,又在我国南方8个省(市)的10个县(区)进行适应性试验种植。其中,我市就属于适应性试验种植示范区之一。
“2017年,我们在防城区和东兴市试种的0.6亩多年生稻都被鸟儿吃了,敲着锣都吓不跑它们,真是可惜啊。不过,今年在上思县试种的200多亩多年生稻长势喜人,即将进入收割期。”市农业技术研究员刘义明面露喜悦地说:“目前,在我市试种的一共有3个多年生稻品种(系),可以说已经是试种成功,下一步将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7月16日,第八届百名博士防城港行农业农村局分团成员在讲座之余向胡凤益请教多年生稻的知识。
为了更好地使多年生稻在我市的推广种植,7月16日,胡凤益应邀在我市举办的新农业新技术讲座上着重阐述了“多年生稻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内容,各县(市、区)的农业技术代表和第八届百名博士防城港行农业农村局分团成员到场进行了学习。
让人好奇的是,当多年生稻在收割了一茬后田间如何管理呢?胡凤益说:“双季稻区,第一茬收割后遗留的稻桩腋芽又再生成新的植株,当年就可以再收获一次。中间没有空闲期,只是12月和次年1月有休闲期,不需要管理。一季稻区,收割后可以套作蚕豆、油菜、小麦等作物,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作物;待到来年开春后,稻桩又会长出新的腋芽。”
据胡凤益介绍,目前,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50亩多年生稻试验田已经种了4年,依然保持再生活力,他们会一直将试验田保留进行观察研究。同时,还将对试验田的土壤养分自我循环、水土流失以及气候效应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胡凤益说,把水稻或陆稻培育成多年生稻,种植一次可以连续收获两三年或者更久,却不需要繁琐的生产环节,更能激发农民的种植意愿,扩大我国粮食种植面积。再往深一层次来说,那就是可以进一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